種植技術
枇杷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之一,它的全身都是寶,果肉、葉子、核以及根都是能夠入藥,全部都有潤肺止咳的成效。枇杷是一種有著很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和藥用價值以及種植價值的水果,我們也經(jīng)常能看到枇杷樹,特別是在鄉(xiāng)村,簡直每家都會在本人的院子里種上一輛棵。那么枇杷是要在什么時分種呢?關于枇杷的采收又要要留意哪些問題呢?
枇杷種植時間:
枇杷播種可于6月采種后立刻停止,枇杷種子無休眠期,隨采隨播,多量種子切忌堆放和陽光直曬,以免失去發(fā)芽力。播時以淺播為好,深度不超越1厘米,假如播后不蓋土而用木棍滾壓種子入土,畦面掩蓋稻草,發(fā)芽可達90-95%,而且苗木生長疾速健壯。播種量每畝用80-100斤,播后約兩周出苗。嫁接普通以切接為主,可在3月中旬或4月-5月停止,砧木可用枇杷實生苗和石楠。定植于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,也可在梅南期5月-6月或10月停止。定植苗需多帶須根和附土,以利成活。栽植地點以向南而風少處為好。
枇杷科學采收:
枇杷成熟于初夏,高溫多雨時節(jié),容易腐朽,不耐貯藏。在常溫下寄存20多天,果實就會全部腐朽,給枇杷的銷售形成很大的壓力。因而,做好枇杷的采收及采后處置,是延長枇杷貯藏的一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不同的枇杷種類應分別采收,同一果穗的果實,成熟期不分歧,需分別采收,采熟留青。由于枇杷為無呼吸躍變型植物,故無后熟作用。因而,應在果實著色充沛、質量最佳時采收。供貯運及加工的果實,可在根本完熟(約八九成熟)采收,此時果實著色充沛,較堅實。采早了,果實的顏色、質量都差;采晚了,果實太軟,在貯運中易腐朽。
適合的枇杷采收時間應在溫度較低的上午、下午或陰天,絕不能在下雨天或高溫烈日下采收。采收時必需輕拿、輕放,采時不要用手捏果體,手持果柄用剪刀剪平,果柄切口要平,采一個放一個。盡量防止擦傷果皮外表的絨毛,更不能弄傷果實,以影響貯藏。
枇杷采后處置:
1、預冷:采收以結果實處置是進步枇杷貯藏保鮮效果的必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采摘好的枇杷果實最好在24小時內降溫到0℃左右,這樣能夠降低果體的溫度,釋放果實體內的田間熱,抑止枇杷果實的呼吸強度和酶的活性,避免微生物的侵染。預冷要及時,可在預冷間(0℃)或強迫通風冷卻,也可攤晾在通風蔭涼處2-3天,使其溫度降至接近貯藏溫度。
2、分級包裝:為了保證枇杷果實不受擠壓和碰傷,采收留器應用紙箱、竹筐或塑料筐、箱等。箱、筐內墊放紙、布等柔軟物質作襯墊。裝箱包裝時,普通是每2.5千克一小箱,約20千克一筐。采收時應邊采收邊分級,并分開放,將那些病果、蟲果、裂果、畸形果、受傷果等剔除。經(jīng)過火級,可將那些殘次果及時銷售或用于加工處置以減少糜費。其果的分級規(guī)范如下:單果30克以上的特大果、25-30克的為大果、20-25克的為中果、20克以下的為小果。
3、運輸運輸要疾速、平穩(wěn)。要特別留意的是途中的環(huán)境溫度變化要小,能通風、換氣。最好能采用冷鏈系統(tǒng),在冷藏、運輸、銷售一系列過程中全部堅持在1-5℃的低溫。若沒有這個條件的,也要使溫度不要過高。
以上就是有關種植枇杷的時間以及枇杷采收的學問引見。枇杷要是播種的話能夠在6月采種停止,要是用嫁接技術的能夠選擇在3月中旬或4月-5月停止,枇杷的種植時間和月份跟選擇的種植方式是有著親密關系的,直接影響到枇杷種植能否可以成活。枇杷的果品要是曾經(jīng)有呈現(xiàn)出黃色或者是橙黃色,這就闡明它曾經(jīng)成熟了就是能夠采摘的了。小編提示,留意在采摘的時分不要弄傷枇杷果皮,否則會影響到枇杷的貯存期。